top of page
Jack秀秀.JPG

{  關於 PALI PALI  }

  「喜歡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就是能在共生中保有自己的樣子。」

  這個年紀的我們,正是塑造「個人性格」的階段,我們根據喜好或是環境,透過接觸具有不同樣貌、類型劃分的人事物,峰迴路轉,從中選擇並吸收,經過拼貼打造「自我認知」。九零後的我們,出生在科技與文化新潮蓬勃的年代,有新的流行與風格讓我們的生活習性更加趨向嶄新的事物。但相對而言,舊有時代留下的場域在新世代大眾的選項中被排除,台灣傳統默默地在我們的日常當中逐漸消逝,那些屬於我們的、上一代的獨特生長痕跡,似乎只能留存於我們的記憶中。

  〈PALI PALI〉在講述早期台人的生活文化風尚,它很日常,家庭理髮剪染洗燙做造型、鐘錶店購置腕錶更換維修、青草店買藥草帖方煮茶湯、歌舞廳唱跳社交夜生活、雜糧行秤量柴米醬醋油鹽,用五間「民生場所」告訴你,這些地方作為不同生活功能取向的選擇,並不排斥任何人,時代隔閡其實沒有那麼明顯,甚至更加平易近人。希望這項計畫志在喚起大家重新注目在這些早期台灣所留下的日常場所。

{  PALI PALI 的背後  }

 

  〈PALI PALI〉本身所象徵是正在流失的台式傳統精神,它並不是表象的視覺風格,也不只是世代限定的懷舊古早味,台灣畢竟融合了東亞的多元樣貌:荷據、日治、美援、民初時期,由時代作為分嶺其目標受眾難免侷限,對舊時事物感興趣的新世代再怎麼挖掘還是缺少回憶感觸的環節,對舊時代的追逐便有盡頭,當然這樣的追逐可以當作一輩子的志業,不過就像研究古羅馬的專家,你或許能挖遍整座維蘇威火山山腳,把你的研究做成一個博物館,但你仍從未生活在龐貝城裡。簡單地說,我們與傳統之間只是缺少實際體驗。

 

  主題所揀選的五個場所現今各有相應的對象:新式髮廊、品牌手錶眼鏡、手搖杯飲料店、夜店酒館PUB、超商超市大賣場。批判許多新世代喜愛求新求便(便利的便)的特性,追逐現代流行消費趨勢,對自主意識和個人特質沒有概念,過度在意他人觀感,並迴避他們視為老舊的消費場所選擇,這些現象也造成台灣新舊文化的斷層,文化正在吐舊容新,時光不再被傳承。

 

  這份陳述想當然也帶有幾分感概,全球貿易導致消費模式和習慣轉變,連鎖商業形式行之有年,我們早已見怪不怪,要說這些新世代不落人後的集體意識會如此強烈似乎也是無可厚非,在大環境這麼強勢的年代,回頭看看幾十年,台灣這塊土地好像已經錯過了追尋自我成長的黃金期,逐漸長成了一個乏善可陳的矛盾大人。

 

  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傳統的生活方式與場所在人們眼中的最後印象只有被時代淘汰一途嗎?它們沒有值得一提之處嗎?與嶄新的事物相比,他們是否真的相形失色?也許透過這項計畫、在我們重新審視一遍之後,能夠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bottom of page